資料來源:2010.國健局
用的治療方法,而目前生活習慣的體能活動,更已被證實為相當經濟有
效、方便可行的慢性病防治措施,不僅糖尿病患者,一般大眾也能獲致
類似效益,運動具有下列全面性的健康效益:
![]() ![]() --降低三酸甘油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--提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![]() ![]() --減輕體重 --保存去脂體重 ![]() --強化骨質密度 --改善姿態與平衡 ![]() ![]() 至於,針對糖尿病患者,運動更具有下列健康效益: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(一)、對第1型糖尿病的效益 只要胰島素供應充足,病情穩定控制,運動能使肌肉對胰島素敏 感度增加,因此,運動時並不需要增加胰島素劑量,仍可有效維持
血糖穩定。對第1型糖尿病患而言,運動、飲食、胰島素仍是三大
治療支柱。
(二)、對第2型糖尿病的效益 第2型糖尿病與肥胖具有極高的關聯性。運動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 最撼人的效益,就在有效提昇胰島素敏感度,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
運動可降低空腹血糖與飯後血糖濃度,這是第1型糖尿病患者不會
有的運動效益。
(三)、運動計畫 運動計畫可分為:耐力、柔軟度與肌力訓練三類。 建議進行系統性完整的運動前健康檢查,包括: 1. 心血管系統 2. 眼睛 3. 腎功能 4. 下肢 5. 血糖控制情況 (四)、運動處方 糖尿病運動處方應包括下列項目: 1.運動型態 使用大肌肉群、韻律性的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 、腳踏車,或是傳統健身運動如:太極拳、八段錦、元極舞
、外丹功等都不錯,如果太胖或下肢關節有問題,可考慮低
衝擊或非負重的運動型式,如水中有氧、游泳、腳踏車、划
船、椅上運動等,以減少下肢關節負荷。
2.運動強度 糖尿病患的運動強度可與健康人相似,通常只要能夠增加 心跳率超過靜態基礎心跳數值20-30跳以上,就有顯著的健
康促進效益。
3.運動時間 原則上,以減肥為主要目的時,運動持續時間應較長,每 次45-60分鐘﹔血糖控制為目的時,則為20-40分鐘。但對
體能不佳,沒有規律運動習慣者,可依上述間歇運動原則,
每次運動時間較短,中間穿插休息,隨體能改善情況再逐漸
延長運動時間,減少休息時間。
4.運動頻率 目前建議最好每天都維持生活型態的規律運動習慣,為了 血糖控制至少每週運動3-4次,因為每次運動後胰島素敏感
度改善可維持12-24小時﹔為了減重則至少每週運動4-5次,
除了改善胰島素敏感度,也可增加體能活動熱量消耗與提高
基礎代謝,減重效果更佳。
5.運動時的食物與葯物使用調整 (1.)飲食的調整 |
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
(2.)調整胰島素使用量與時間
經由嘗試、記錄、血糖偵測、累積個人經驗,在運動、 飲食與胰島素三者之間取得平衡,達到最有效的血糖控制
效果。
6.運動應注意事項 (1.)一般原則: ![]() ![]() 在運動前先攝取碳水化合物,或降低胰島素用量。
![]() 。在胰島素缺乏,血糖偏高下運動,易產生酮體可能導
致代謝性酸中毒。
![]() 後,補充點心。
![]() ,或者運動前攝取過量的點心所致,依此調整運動時間
與運動前點心量。
![]() 動低血糖現象。攝取額外食物不容易達到減重目的,應
儘量在飯後定期運動,配合適量降低胰島素用量,避免
運動後血糖過低之危險。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藥劑量。
(2.)銀髮族運動注意事項: 老年族群運動應注意下列事項,以減少可能的危險: ![]() 病、血管疾病、骨關節疾病及其他可能的併發症。
![]() ![]() 與生理功能下降,有氧運動的有效運動強度遠比年輕時所
需的運動強度為低。
![]() 肌肉與關節的過度負荷。
![]() 的風險較高。督促他們先以低強度運動開始,並緩慢增加
強度,而改以增加運動時間和頻率達到改善體能的目的。
(3.)肥胖者運動應注意事項: ![]() 也同時產生諸如:改善血脂、血糖、血壓、情緒與態度的
許多正面效益。
![]() 全不活動,增加些微活動量即可達到。
![]() 遠高於單純的飲食計畫或運動計畫。
![]() 肪減低。單純的飲食熱量攝食限制的減重,不只會減少
體脂肪,也會造成肌肉量的流失。
![]() ![]() 或水中有氧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![]() 動效益)和跑步(對肥胖者的膝關節負荷太大)。
隨著運動時間延長,脂肪當作能量使用的總量也會增加。 ![]() ![]() ![]() ,來達到消耗上述熱量的目標。
![]() 更能增加減重與控制理想血糖的目標。
(4.)罹患併發症患者注意事項: ![]() 活動。但是,這些病患參與運動有助於提昇或維持身體
功能、肌力與柔軟度。
![]() 足及活動肌肉需氧量增加,可能會有缺血性疼痛的情況
發生。
![]() 循環與肌肉代謝功能,從而減輕疼痛。
![]() 受力與疼痛限制活動量能力。
![]() |
|||||||||||||||
(表3-2)糖尿病併發視網膜病變時的運動建議
|
|||||||||||||||
(5.)糖尿病其他病變病患的運動指引:
![]() 可能由於獨立行動能力喪失而減少。
![]() 因子,因此運動處方必須慎重。建議運動一律以低強
度有氧運動開始,如間歇性活動,再逐漸增加強度與
時間。快走、游泳、腳踏車都是有益的選擇。
![]() 某些知覺缺損的個案,神經性關節病變(如:Charcot
foot)發生時會導致脫臼與受傷。
![]() ![]() 經系統對荷爾蒙與心血管,於運動時可能的調節功能
異常。
糖尿病與吸菸 一、吸菸對糖尿病的影響 吸菸者得第2型糖尿病的相對危險性是不吸菸者的1.42倍。 二、吸菸與糖尿病併發症的關係 對於沒有糖尿病的人,吸菸之所以造成罹病或死亡的原因主要 是因為吸菸所引起的心臟血管疾病。而第1型或第2型糖尿病患者
因循環及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罹病率及死亡率則比沒有糖尿病的人
高出許多。
三、協助戒菸的方法 1.時常提醒自己戒菸的理由和戒菸對個人的好處。 2. 擬定一個明確的行動計劃及明確可行的方法及進度。 3. 在安排活動及日程表時讓自己遠離菸品。 4. 不要怕求助於技術上的協助 。 現在我們也開設了戒菸門診,想要戒菸者可多加利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