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:2010.國健局
通則:
糖尿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血糖過高,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 正常有下列效果:
(一)、明顯減少酮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體性昏迷之罹患 率及死亡率。 (二)、改善臨床症狀包括:癢、多尿、口渴、疲倦、視力模糊等。 (三)、延緩甚至預防慢性併發症(視網膜病變、腎病變、神經病變) 發生。
(四)、改善血脂異常,有助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。 要把病人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,需要一套完整的糖尿病全 面照護計畫,由專業醫療人員以及病人自已聯合作業,內容包括:
(一)、病人自我監測 (二)、營養治療 (三)、規律的運動 (四)、藥物治療 (五)、低血糖及其他急、慢性併發症的預防與治療 (六)、持續教育與加強 (七)、定期評估治療效果及目標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治療目標:
糖尿病的處理方式包括營養治療,運動,減重,使用口服降血糖製 劑,胰島素的注射,注意合併症及慢性併發症的危險因子(如:高血
壓,血脂異常,微量白蛋白尿、吸菸和家族史)等。由於糖尿病患者
最主要死因是心臟血管疾病,所以在治療時首要注意1)糖化血色素、
2)血壓、3)血脂之控制與監測。
(一)、第1型糖尿病: 依據糖尿病控制和併發症試驗(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,DCCT)結果,證明了第1型糖尿病患者經過
積極治療後其視網膜病變,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的危險性降低了50
-70﹪。
美國糖尿病學會在制訂血糖控制目標時放寬為(見表2-1):飯前 血糖介於80-120毫克/毫升之間,睡前血糖介於100-140毫克/毫升之
間;對於有反覆性嚴重或無法自覺的低血糖病患,血糖的治療目標可
再暫時放寬。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(表2-1)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標: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(二)、第2型糖尿病:
目前對第2型糖尿病最大規模和為期最久的研究是英國的前瞻 性糖尿病研究 (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,
UKPDS),結果發現接受加強治療組較傳統治療組的病人其微血管
併發症約減少25﹪;亦即糖化血色素每降低 1個百分點(例如:從
9﹪降低至 8﹪),微血管併發症的危險性降低了35%,此外,
UKPDS 的資料亦顯示了加強血壓的控制亦可減少心臟衰竭,微血
管併發症和失明的機會,並有意義的降低腦中風和糖尿病有關的死
亡。除此之外,另有數個研究觀察發現血糖的控制和心臟血管疾病
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強烈相關的意義。
血糖自我監測對接受胰島素注射或服用降血糖藥物的病人亦 很重要,因其可避免無自覺的低血糖;監測的次數可由糖尿病專科
醫師依個別實際情況來決定。
|